Featured
石斛百合蓮子燉鴨湯
📜 這道 石斛百合蓮子玉竹杞子燉鴨湯 選用石斛、玉竹、百合等滋陰潤燥藥材,搭配蓮子、元肉和杞子,與去皮鴨肉同燉,清補而不燥。這道湯巧妙地結合了不同食材的特性,能幫助身體順利從炎熱潮濕的夏季,過渡到乾燥的秋季。特別適合秋季潤燥、安神助眠,是一家大小都能享用的養生湯水。
吸引力評分 4.8 / 5
🧂 材料(主料 / 副料)
- 主料:鴨肉(去皮斬件) 800 g
- 副料:石斛 15 g、蓮子 30 g、百合 20 g、玉竹 15 g、元肉 20 g、杞子 20 g、紅棗 4–5 粒、清水 2.5 L
註:石斛(滋陰)、蓮子(養心安神)、百合(潤肺止咳)、玉竹(養胃潤燥)、元肉(補血養心)、杞子(明目養肝)。
🌿 材料益處與健怡概念
這款湯的食材搭配,正好應對了兩個季節的養生重點:
- 清暑熱、養脾胃(夏末):
- 鴨肉:中醫認為鴨肉性涼,有滋陰清熱的功效。在炎熱的夏季,鴨肉能幫助身體清解餘熱,特別適合容易上火、疲倦的人。
- 蓮子:蓮子能健脾益腎、養心安神。夏末時脾胃功能容易受濕熱影響,蓮子能補脾益氣,讓腸胃恢復正常運作。
- 潤肺、滋陰、去秋燥(初秋):
- 石斛:被譽為「滋陰聖藥」,能養胃生津、滋陰清熱。秋季氣候乾燥,人體容易因缺水而口乾舌燥,石斛能很好地補充津液,潤澤身體。
- 百合:百合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對因秋燥引起的乾咳、心煩失眠有很好的幫助。
這款湯正是利用鴨肉的清熱,以及石斛、百合的滋陰潤燥,來達到承上啟下的養生目的。它既能清理體內殘留的暑熱,又能為即將到來的秋燥做好準備,讓身體保持平衡。
👨👩👧 食用人數建議
4–6 人份。
🧑🍳 材料預備與調味
- 鴨肉去皮後斬件,放入滾水中汆燙 3 分鐘去血沫,撈起洗淨。
- 蓮子去芯以防苦澀;百合、玉竹、石斛、杞子、元肉沖洗乾淨。
- 紅棗去核,避免燥熱。
🍳 烹煮難度
中級(需要燉煮與火候掌握)。
🕒 所需時間
- 預備:20 分鐘
- 烹調:2 小時
- 總時間:約 2 小時 20 分鐘
🔥 烹調步驟
- 將清水 2.5 L 放入燉盅或湯鍋,加入鴨肉與全部藥材。
-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,慢燉約 2 小時。
- 臨出鍋前加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⏲️ 火喉時間掌握
- 保持小火微滾,湯色才會清澈。
- 鴨肉熟爛而不柴,藥材味道充分滲出為佳。
🧂 烹飪技巧
- 去皮鴨肉能減少油膩,更符合清補定位。
- 石斛可先剪小段以助釋放藥性。
- 蓮子芯要去掉,否則會帶苦味。
🩺 健怡一點通
適合秋季潤燥、氣血不足或長期熬夜人士飲用。體質偏寒或脾胃虛弱者可減少石斛與玉竹份量。
📊 營養成分參考表(每人份,估算)
項目 | 數值 |
---|---|
熱量 | 180 kcal |
蛋白質 | 16 g |
脂肪 | 8 g |
碳水化合物 | 10 g |
膳食纖維 | 2 g |
鈉 | 300 mg |
🔍 卡路里估算(整鍋)
約 900–1000 kcal。
👨👩👧 適合人群與場合
- 適合秋季、秋冬交替、常熬夜或咽喉乾燥人士。
- 不適合脾胃虛寒、容易腹瀉者多飲。
🎨 擺盤建議
白瓷燉盅盛湯,搭配碗筷分食;可在表面放上幾粒杞子點綴,增添色彩。
🌟 吸引力評分
4.8 / 5 —— 清補滋陰、秋季潤燥首選,味道清甜不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