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d
秋日潤燥豬𦟌靚湯
📜 這道秋日潤燥豬𦟌靚湯是廣東地區經典的秋季滋潤湯水,最適合應對「秋燥」帶來的口乾舌燥、皮膚乾燥和輕微乾咳。湯頭清甜不膩,結合了沙參的養陰潤肺和玉竹的養胃生津功效,再以豬𦟌 (豬腱肉) 提升鮮甜。這不僅是一碗美味的家常靚湯,更是全家人,特別是銀髮族,溫和調理身體的理想選擇。
吸引力評分★★★★☆ (4/5)
你的專屬「煲湯圖書館」已上線!這個收費專區會為你提供如何從四季養生到對症調理,三大類別 (季節養生湯、時令住家湯、煲湯材料庫),的湯水秘訣都在這裡。"季節養生湯"會在四個季節特備湯水,全年共 52 款,敬請密切留意!
🧂 材料(主料 / 副料)
主料:
- 豬𦟌(豬腱肉):約 300 克
- 清水:約 2.5 - 3 公升
副料:
- 沙參:15 克
- 玉竹:15 克
- 雪耳(銀耳):1 朵
- 無花果:3 - 4 粒
- 蜜棗:2 粒
- 南北杏:各 10 克
- 鹽:適量
🌿 材料益處與健怡概念
本湯水遵循中醫「滋陰潤燥、平補肺胃」的原則:
- 沙參、玉竹: 協同作用,滋養肺部和胃部,緩解乾燥,尤其適合長者或久咳人士。
- 雪耳: 富含植物膠質,有「平民燕窩」之稱,有助滋養肌膚、潤燥通便。
- 無花果: 天然甜味劑,潤肺利咽,且富含膳食纖維,避免過多人工調味。
👨👩👧 食用人數建議
3 - 4 人份
🧑🍳 材料預備與調味
- 肉類處理: 豬𦟌(豬腱肉)洗淨切塊,放入冷水鍋中,大火煮滾後汆水(跑活水)約 5 分鐘,撈起並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。此步驟能去除血水和雜質,使湯水清澈。
- 乾貨處理: 沙參、玉竹、南北杏、無花果、蜜棗略沖洗備用。
- 雪耳處理: 雪耳用清水浸泡至軟身,剪去黃色蒂部,撕成易入口的小朵。
🍳 烹煮難度
初級烹飪
🕒 所需時間
- 預備時間:15 分鐘
- 烹調時間:1.5 - 2 小時
- 總時間:約 2 小時 15 分鐘
🔥 烹調步驟
- 將汆水好的豬𦟌、沙參、玉竹、南北杏、無花果、蜜棗和雪耳一同放入瓦煲或深鍋中。
- 加入約 2.5 至 3 公升清水,水位需沒過所有食材。
- 先以大火將水煮滾,然後立即轉為最小火慢煲(老火)。
- 蓋上鍋蓋,繼續煲煮約 1.5 至 2 小時。
- 關火前,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調味,拌勻即可享用。
⏲️ 火喉時間掌握
- 先大後小: 務必先用大火煮滾,然後轉最小火,維持湯水僅有微微翻騰的狀態,才能讓食材精華慢慢釋放,湯水才會清甜。
- 豬𦟌汆水: 豬𦟌一定要用冷水開始汆水,這樣血水才能慢慢排出,確保湯頭不腥不濁。
🧂 烹飪技巧
- 無花果切開: 如果想讓無花果的甜味和功效更容易釋放,可在清洗後將其對半切開。
- 陳皮助益: 可加入 1/4 片陳皮一同煲煮,有助於理氣健脾,令湯水味道更有層次,且可減少膩感。
🩺 健怡一點通
沙參玉竹是藥食同源的食材,有助於秋季調養。豬𦟌脂肪低,提供優質蛋白質,是溫和滋補的理想選擇。本湯水以天然食材為主,無需額外添加味精。
📊 營養成分參考表
營養項目 (估計每人份) | 估計含量 |
---|---|
熱量 | 約 180 - 220 kcal |
蛋白質 | 約 18 - 22 克 |
脂肪 | 約 8 - 10 克 |
碳水化合物 | 約 10 - 15 克 |
🔍 卡路里估算
整體約 720 - 880 千卡
👨👩👧 適合人群與場合
適合所有年齡層飲用,特別推薦給:
- 銀髮族: 湯水溫和、易消化,無明顯刺激性。
- 秋燥體質者: 經常感到口乾、喉嚨癢、皮膚乾燥的人士。
- 一般家庭: 作為每週滋潤保健的湯水。
🎨 擺盤建議
使用樸素的瓦碗或陶碗盛湯,更能襯托湯水的天然與養生感。可以將少量湯渣(如豬𦟌肉)切小塊後盛出,蘸少許醬油享用。
🌟 吸引力評分
★★★★☆ (4/5)
評語: 經典秋季靚湯,功效明確、味道清甜。因含有藥材,可能對不習慣藥材味的人吸引力稍低,但其滋潤功效絕對值得推薦。
![]() 在【加餸池】輸入食材即時跳出相關食譜,輕鬆解決「今日煮乜」的煩惱。 10 月 1 日起開始收費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