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[煲湯圖書館] 年度52款四季養生湯水總覽》
介紹「煲湯圖書館」的理念,以及這52款湯水如何依循四季變化,為讀者帶來健康與滋養。 四季分區: 春季養生湯 (13款) 夏季養生湯 (13款) 秋季養生湯 (13款) 冬季養生湯 (13款) 湯品列表:在每個季節下方,列出 13…
癌症時鐘年年快轉,平均每5分6秒就有1人罹癌!專家表示,大腸癌為癌症發生率之首,與都市人不良飲食習慣大有關係,尤其是紅肉、油炸、燒烤等高脂、高油、高熱量食物,更種下罹癌的種子,建議日常飲食最好多蔬果,口味盡量清淡。
根據2014年台灣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統計,大腸癌罹患人數共有1萬5764人,平均一天增加43名大腸癌患者。聽聞大腸癌發生人數又創新高,不少人決定改吃素,但又害怕缺乏蛋白質營養素,究竟如何吃素才健康呢?
藥學博士楊玲玲指出,根據美國營養協會研究發現,一天內攝取一種以上的蛋白質來源,即使只有植物性蛋白質,也能夠提供胺基酸所需的份量。
楊玲玲強調,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的蛋白質,一般人都知道豆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,其富含的離胺酸與動物性來源類似,其實穀類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為甲硫胺基酸,建議每天選擇2種以上的食材可互補。
楊玲玲提醒,吃素一定要吃健康素,最好吃天然食物、少吃加工製品,另外,調味盡量清淡,還有油脂的選擇也很重要,建議烹調多使用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,對身體較有益。 (楊玲玲 - 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院長、藥學博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