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常菜分類 - 拉下選擇

大吃大喝紓壓 小心病態情緒化飲食

一名27歲女性,常常加班到深夜,回到家總喜歡吃洋芋片、蛋糕等高熱量食物,才覺得有放鬆感覺,但隔天起來卻又罪惡感,導致整天不吃,但晚上回到家又開始放縱吃垃圾食物,日復一日形成惡性循環,不但狂冒青春痘,且常常情緒不穩、經期不正常,也讓肥胖找上門,就醫檢查,醫師發現原來是情緒化飲食症候群。

情緒化飲食變成現代疾病 年增三成

情緒化飲食雖不是疾病,但臨床上病例每年增加三成,尤其又以科技業、需輪班行業或是記者等職業居多;松德精神科診所醫師林耿立指出,主要是因工作壓力大造成心理的不確定感,透過飲食舒緩情緒,加上作息長期不正常影響下,才會導致情緒化飲食症候群出現。

處於危險情境 易攝取高熱量食物

高熱量食物能讓血糖快速上升,帶給心理快樂感覺,也有助於睡眠,但當處於壓力大、經期前七天或過餐不吃等危險情境下,大量攝取垃圾食物,就可能會埋下危險因子;林耿立醫師說,嚴重時不但會造成失眠、體重起伏大,也很容易造成記憶力下降、血糖不穩等,甚至可能引發憂鬱、失智等疾病,影響健康。

改變飲食習慣 遠離情緒化飲食

治療上,通常會採以血清素藥劑,幫助患者穩定情緒,且提醒患者遇到危險情境時,應該如何事前預防;林耿立醫師呼籲,臨床上女性出現情緒化飲食的機率又高於男性,要避免陷入危險情境,最好的方式就是要養成正常的飲食習慣,可利用回家前先吃高蛋白、富含纖維等食物,穩定血糖,也可配合運動等其他紓壓管道,減少透過飲食來抒發情緒。

>>> 推薦食譜


 
food
用" 關鍵字" 搜尋 或 "按" >> |  滋補湯 | 簡易菜婦女 | 孕婦男士  |  兒童 | 海鮮粥粉麵飯 | 糖尿病 | 高血壓

**免責聲明** 本網站所提供的食譜、健康資訊及相關內容,僅為讀者提供健康飲食概念及烹飪參考。 聲明:食譜內容可能因時間、食材產地、個人體質等因素而存在差異。本站不保證資訊的即時性、完整性及絕對準確性。

 

© 2025 www.FoodNo1.com 出版於@1999. 每一道菜肴都是對生活質感的追求和對健康生活的承諾。